文/汤礼春
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,但一点也掩不住万家灯火。
在一个简陋的屋子,一张质朴的老木板床上,躺着一位脸上布满沧桑的老人。他虽然气息奄奄,但仍挣扎着爬起来靠在床板上,伸出布满青筋斑点的老手,握着俯在面前的也是两鬃斑白的中年人,微弱地说:"继承,我快要走了,要去和那些老战友相聚了。我没有遗憾,唯一觉得对不住的是你。儿子,原谅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遗产,让你一直陪我住在这么简陋的屋子,害得你连个媳妇都取不上!这多年来,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吗?今天我要走了,我不能让这个迷永远藏在你心里,今天我要告诉你,从解放进城到今天,我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外,全部都捐给了山区贫穷的孩子,资助他们上学"。
说到这里,老人似乎回光返照般有了一些精神,他的眼神也聚光了些。他摇着儿子的手说:"儿子,我还想告诉你的是,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愿望,也是我那些在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们的心愿。我是替他们还债呀!"说到这里,老人的眼神里显得十分深沉、凝重,他缓缓地诉说起一段往事--
那是在我们中央红军长征途中,突破湘江之后,我们每天都是急行军,一天要走百十里,想甩掉一直在后面追赶的敌人。一天夜里,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露宿的村庄,刚刚躺下,团部的通讯员就来传达团部的命令,要我们连明天拂晓前出发。团里的通讯员走后,我们都躺在床上讨论起来,因为我们都没读过书,没文化,都不明白拂晓是什么意思。见大家都说个没完,最后连长拍板说:"拂晓应该是太阳升起来以后吧!可能我们把敌人已经甩了一大截,团里是想让我们好好睡一觉吧!"
大家见连长这么说,都放下心来。很快大家都进入了梦乡。
一觉醒来,天已经大亮了,连长正在催我们起床,忽然听见周围响起了零乱的枪声。这时,一位在村头站岗的战士急匆匆闯了进来,说:"敌人已经追来了,已经将我们住的村庄包围了。而在周围居住的我军的大部队已经在敌人到来前出发了,就剩下我们连了。连长一听,一边拍着自己的脑袋说:"唉!是我误事了!"一边叫我们赶紧拿起枪和大刀跟他一起突围。
在突围的过程中,我们连的战友大部分都战死了。看着一个个倒下去的战友,连长杀红了眼,他瞪着眼向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喊道:"我对不起大家了!我可能把团部的命令拂晓前出发的意思弄错了!我这是吃了没读书没文化的亏呀!弟兄们,你们都要接受教训,如果谁能冲出去,以后一定要学文化,而且要让我们的子孙都要学好文化!"连长的话刚说完,一串子弹就射了过来,连长和几个弟兄当时就阵亡了。但我清楚地记得,虽然连长的脸上鲜血模糊,但那双眼睛却一直瞪着,那是死不瞑目啊!我明白连长的心思,带着他心中的遗憾和重托,我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,也九死一生地走过了长征,走到了解放的胜利!
讲到这里,老人的眼里已涌出了泪水。他颤抖地摇着儿子的手说:"儿子,你明白老爹的心思和做法了吧!"儿子的眼里也噙满了泪水,他用一只手抚着爹的手说:"爹,你放心吧!我懂你的心思,也理解了你的做法!你做得对!我也会继承你的作风,也会尽我的力量去做!"话音刚落,儿子感觉父亲的手松垂下去。他抬头看去,父亲已经闭上了眼睛,但眼角里却留下了永恒的微笑…….
新闻热线173-4016-2075